日前,渣打銀行發(fā)布研究報告評估2015年至2016年期間“一帶一路”建設發(fā)展情況。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在推進基礎設施項目、促進貿易投資合作以及強化金融合作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進展。
報告認為,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沿線國家的合作推進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快速發(fā)展。當前,中國已經與沿線30多個國家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建立了6大關鍵經濟走廊,并達成了一系列產能合作協(xié)議、標準化合作協(xié)議以及合作備忘錄。與此同時,中國在2016年初加入了歐洲復興開發(fā)銀行,進一步獲得了參與歐洲地區(qū)項目的優(yōu)勢。
在評估近年來取得的發(fā)展時,該報告首先強調了推進沿線地區(qū)和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取得的進展。報告認為,打破沿線地區(qū)交通瓶頸和提升地區(qū)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近兩年來,包括鐵路網絡、高速公路和港口在內的一系列跨境項目開工建設。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qū)和中亞地區(qū)。當前,亞洲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和增長最快的地區(q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指數相對較低。相關基礎設施項目能夠將中國龐大的儲蓄、產能以及建筑優(yōu)勢與沿線國家的需求相結合,在打破其他國家發(fā)展制約因素的同時,促進雙方的共同發(fā)展。據此,報告預測未來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潛力巨大,中國將會在更多沿線國家拓展基礎設施項目。這在有力提升沿線國家經濟效率和收益的同時,也將吸引更多中國企業(yè)和私人資本參與其中。
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極為有效地促進了貿易和投資增長。在這一進程中,中國與沿線國家大力削減貿易壁壘、強化雙邊貿易和投資關系,尤其是提升產業(yè)合作。報告著重強調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qū)的項目。當前,中國已經在沿線國家建立了超過50個合作區(qū),其中在白俄羅斯、泰國和印尼的園區(qū)取得了重大進展,不僅優(yōu)化了產業(yè)鏈條,同時也促進和吸引了更多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同時,沿線國家在中國對外出口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美國和歐盟,且相關差距還在不斷加大。這也凸顯了未來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領域的巨大潛力。
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建設也將加速中國從全球最大的商品貿易出口國向資本出口國的轉變。2014年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guī)模快速增長;2015年,中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規(guī)模達到了2330億美元;2016年上半年增速進一步提升至60%。截至2015年底,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中流入沿線國家的存量已經高達9380億美元。鑒于“一帶一路”建設在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領域的巨大潛力,報告認為未來流入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年度增速將達到20%。到2020年,上述國家內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將達到20萬億美元。
除了基礎設施項目和貿易投資合作之外,金融合作進展也成為報告關注焦點。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和國際金融合作發(fā)展。近兩年來,中國與沿線21個國家簽署了本幣互換協(xié)議,并向7個國家授予了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在8個國家設立了人民幣清算行。這些舉措都將促進人民幣貿易結算和人民幣計價海外融資,并提升海外人民幣流動性增長。隨著沿線國家與中國在投資和貿易領域的合作強化,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將會跟隨“一帶一路”拓展國際市場,同時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