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您現在的位置: 區(qū)域經濟研究網 >> 澤慧中心 >> 調研報告 >> 正文
專 題 列 表
相 關 文 章
居民醫(yī)學常識普及狀況調…
最 新 熱 門
更多
最 新 推 薦
更多
加強兩岸青年交流  創(chuàng)新社會實踐模式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4457 更新時間:2010-2-27 23:55:09

加強兩岸青年交流  創(chuàng)新社會實踐模式[*]

——對澤慧中心“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周”的調研

同安區(qū)政協僑臺委員會   同安區(qū)僑臺辦公室  澤慧中心

一、背景與意義

(一)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正確方針政策的指導下,海峽兩岸關系日趨密切,取得矚目成績,在大陸投資興業(yè)、求學的臺灣同胞已達到數百萬。在堅持“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的前提條件之下,中央政府大膽推進體制改革,加強兩岸經貿文化往來,先后批準建設多個國家臺商投資區(qū),鼓勵臺灣同胞歸根尋祖,吸引臺灣青年來大陸求學交流,推行“小三通”和傳統(tǒng)節(jié)日包機等,這些政策措施得到包括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廣泛擁護和認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十周年的實踐表明“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政策切合實際,順應民心。為此,當前加強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交流,建設兩岸青年交流溝通的平臺,不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

廈門是我國改革開放最新批準設立的經濟特區(qū)之一、海峽西岸中心城市,也是對臺經貿文化交流的窗口,并且最早設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qū)之一。廈門與臺灣隔海相望,兩地文化同根共源。地緣、血緣、情緣、商緣、文緣構筑了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平臺。特別是近幾年來, “小三通”政策付諸于實施,極大地促進兩岸之間經貿文化往來,方便了數萬臺商回島探親。可見,在廈門建設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能夠發(fā)揮“五緣”優(yōu)勢,促進兩岸大學生交流,創(chuàng)新國內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

(二)意義

“澤慧中心”是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由大學生自發(fā)組織、創(chuàng)辦的全市首個且唯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七年來,由于政府大力支持、創(chuàng)辦思路清晰、組織結構合理和人才力量雄厚,“澤慧中心”取得明顯的進步,現已設立“鄉(xiāng)村教育平臺”、“大學生課外學術調研平臺”、“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平臺”以及“鄉(xiāng)村圖書室”、“澤慧中心信息網”、“閩南鄉(xiāng)村文化民居”等。據統(tǒng)計,截止至20077月,先后共有120余名大學生和30名研究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累計上千人次中小學生參加每年舉辦的冬令營和夏令營,多達500戶、近千位農民接受大學生課外學術調研的問卷調查,此外,2006-2007年度共完成五個各級政府部門委托的課題項目。

“澤慧中心”經過七年的積累和探索,由此設立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平臺,舉辦“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周”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包括如下幾方面:

一是加強兩岸大學生之間交流與協作。本次活動不僅為兩岸大學生青年提供一個互動、溝通的場合,還為他們提供一次團隊合作完成社會實踐項目的機會。

二是深入了解基層百姓生活,加深對中國國情的認識。大學生課外學術調研等實踐項目引導兩岸大學生們走入農村,體察民情,接受一次富有實際意義的國情教育。

三是架起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本次活動促使兩岸大學生們能夠積極深入地探討閩臺文化淵源和發(fā)展趨勢,為日后進一步交流奠定基礎。

四是介紹臺灣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的先進經驗,為廈門當地農業(yè)發(fā)展提供借鑒。這次活動搭建一個當地大學生了解臺灣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的窗口,及時地收集和總結臺灣的先進經驗,為當地“三農”發(fā)展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五是培育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新生力量。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使用青年人共同的語言形成對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認識,增進大學生們之間互信,提高臺灣同胞對我國制定的對臺政策的認識和理解,成為支持與推動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力量。

總之,建設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平臺既符合時代發(fā)展趨勢,又是滿足現實的需要。在各級政府的指導下,“澤慧中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大膽地在國內率先創(chuàng)新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招募志愿者

第一,網上公開招募。為了擴大本次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影響范圍,澤慧中心大學生干事先后在廈門大學海浪聽濤、集美大學BBS、廈門社會信息網、以及澤慧中心主頁公開發(fā)布招募信息,將實踐主題、內容、時間等規(guī)范列出,得到不少志愿者的關注。

第二,海報宣傳招募。澤慧中心大學生干事制作活動海報,通過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華僑大學等學校的會員志愿者到各校張貼海報,在幾所大學宣傳欄及時張貼海報。

第三,代表宣傳招募。廈門大學臺灣籍大學生楊慧慈作為本期活動代表,發(fā)揮自身老鄉(xiāng)圈子優(yōu)勢,借助emailQQ群等網絡渠道以及老鄉(xiāng)社團,宣傳本期社會實踐活動,親緣、地緣和血緣增進臺灣大學生對活動的認識和信任。

3.活動組織與執(zhí)行

    第一,成立海峽兩岸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團隊。志愿者團隊領隊由臺灣籍大學生擔任,隊員由臺灣籍大學生和大陸各大學組成。領隊負責組織隊員參與實踐前的各類培訓、參加各類活動,解決隊員活動中或者生活中遇到各種疑難問題。

第二,做好活動前期各項準備。由于實踐項目涉及多個方面,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做好前期準備可避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象,為此,領隊先后多次組織隊員參與實踐內容討論、教材編輯、安全教育、調研培訓、活動動員等活動,確保志愿者能夠在實踐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高效、安全、特色。

第三,活動安排講究因地制宜與活動特色的原則。根據已有的經驗,海峽兩岸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發(fā)揮隊員自身優(yōu)勢,選擇鄉(xiāng)村教育夏令營等實踐內容。以鄉(xiāng)村教育為例,臺灣籍大學生從家鄉(xiāng)的教育出發(fā),介紹臺灣的中小學校的教育模式以及自己的學習體會,在師生雙向互動中,回答中小生們的各種疑難問題。

第四,實踐活動得到政府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本次實踐活動得到了同安區(qū)政協僑臺委、區(qū)僑臺辦、區(qū)團委和蓮花鎮(zhèn)政府的支持,相關部門領導深入實踐基地,指導實踐活動,探問實踐隊員生活,從生活上、工作上和情感上方方面面關心團隊。當地農民群眾鼓勵孩子參加團隊組織的夏令營,積極配合協助團隊的調研;當地的臺商歡迎大學生志愿者們參觀,并且給予各種指導,介紹自己來大陸發(fā)展的心得體會。

4.后勤保障

首先,安全保障。從實踐前期準備開始,澤慧中心要求領隊做好隊員安全教育培訓,發(fā)放給每位隊員《澤慧中心志愿者安全教育細則》和《澤慧中心實踐活動應急預案》,提高安全意識,警惕各類安全應急事件發(fā)生。此外,澤慧中心為了防范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鼓勵志愿者購買定期人身意外保險。

其次,生活后勤。澤慧中心開辟集吃、住、學為一體的“閩南鄉(xiāng)村文化民居”,專門負責招待大學志愿者,解決志愿者生活后顧之憂。閩南鄉(xiāng)村文化民居各種硬件基本能夠滿足大學生志愿者的生活需要,具體包括起居室、會議室、洗手間、廚房等,電器設備齊全,用水方便,交通便利,通訊順暢。

最后,活動后勤。澤慧中心秘書處組織大學生干事各項活動后勤工作,每天正常供水、改善辦公環(huán)境、教學以及調研設備等,做到:一是盡可能保證活動順利開展;二是做好志愿者防暑降溫工作;三是改善辦公環(huán)境,做到環(huán)境怡人,工作順心。

5.項目反饋

一是做好活動總結。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澤慧中心組織志愿者參加總結工作會議,由領隊主持,各位隊員根據自己的實踐心得,從經驗、問題和今后改進等三方面深入總結,并且最終由領隊以書面的形式提交總結報告。

二是隊員提交實踐日記。澤慧中心要求海峽兩岸的社會實踐團隊堅持“任務不過夜、日日小結”的原則,撰寫實踐心得,從小結中及時發(fā)現問題和糾正,確保各項活動有效開展。

三是舉辦懇談會。澤慧中心邀請當地受訪、中小學生代表、其他實踐隊和團隊們一起就實踐主題、內容、對象等展開研討和總結,及時發(fā)現社會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四是進行問卷反饋。澤慧中心依據活動形式和要求,設計活動效果評估問卷,對鄉(xiāng)村教育夏令營的中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面,80%的同學對海峽兩岸大學生實踐隊的工作表示滿意。

(二)經驗

第一,政府要引導。在本次調研中發(fā)現,澤慧中心舉辦的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周先后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政府領導認真審閱實踐方案方案設計書,從主題、內容、形式等多方面提出具體的建議,并聽取澤慧中心的意見,幫助協調各相關部門,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第二,主題要明確。本次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周緊扣主題,圍繞活動主題,搭建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平臺,使得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達到具體可行,意義突出、效果顯著等目的。

第三,活動要特色。本次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活動設置都是基于澤慧中心經過七年的積累,以陶行知鄉(xiāng)村教育、大學生課外學術調研、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為三個平臺核心,特別是在鄉(xiāng)村教育平臺建設方面,開辦少年國學、生活教育、中國書法藝術、電影欣賞等課程,設計出團隊學習和個體評估雙重結合的鄉(xiāng)村教育教學體系。

第四,人員要精選。眾所周知,志愿者人才隊伍素質直接影響到活動項目開展,為此,澤慧中心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將簡歷、面試和筆試三者結合,遵循“精干、實用、創(chuàng)新”的指導原則,層層把關,從眾多申請者中挑選隊員,鼓勵隊員在實踐中多出精品。

第五,后勤要保障。7年來,澤慧中心已初步建立起良好的后勤保障體系,從吃、住、學和實踐等方面,解決海峽兩岸大學生的生活起居、健康衛(wèi)生、學習實踐等方方面面的困難。

三、挑戰(zhàn)與對策

(一)挑戰(zhàn)

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也不可避免地遇到的困難與挑戰(zhàn)。首先是活動經費的問題,澤慧中心本身并沒有充足的資金,并且地處山村,硬件設施簡陋甚至沒有。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有不少創(chuàng)新的想法卻由于當地資源承受的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放棄。還有在招生工作中,礙于澤慧中心的活動經費問題,我們并沒有出臺相應的補償或獎勵措施,更沒有尋求大學生社團合作,這也成為招生過程的一大障礙。澤慧中心的每個活動總要經過嚴格的經費預算,本次活動也不例外,最后盡量還是力求用少量的資金把活動辦得出色,以促進從今往后澤慧中心海峽兩岸青年實踐活動的連續(xù)性,建立起穩(wěn)定的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本次活動,不僅經費問題一直是我們組織活動的難點,還有其它方面的制約也導致我們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某些意外情況。比如有些前期已經報了名參加的臺灣大學生對澤慧中心尚沒有足夠的認識,或者沒有足夠的實踐熱情,以至在活動開始之前又自動放棄實踐機會的。不過通過本次活動,澤慧中心可以初步建立起穩(wěn)定的信譽,吸引更多的臺灣籍大學生,當然這還有待臺灣大學生的共識與配合。

在本次活動中,澤慧中心得到了蓮花鎮(zhèn)派出所的協助與支持,但還是得考慮盡可能全面的活動實施風險,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澤慧中心舉辦的本次的活動,排除了所有冒險性行為。

當然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也一直是我們考慮的重點。在本次活動中,由于缺乏對臺灣大學生的了解,臺灣大學生事先也沒有參與活動的設計,活動方案的設計相對會傾向于依靠澤慧中心單方力量。力求“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成立后,澤慧中心能夠事先邀請臺灣學生參與實踐項目的設計,更大滿足雙方的需要,取得更好的實踐效果。

(二)對策

   第一,設立“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將實踐活動延續(xù)下去。政府出臺具體資助和管理辦法,鼓勵設立“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構建區(qū)域性的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平臺,從而延續(xù)實踐活動生命力,培育一支能夠推動兩岸大學生青年交流的志愿者。

   第二,擴大社會對澤慧中心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資金支持。上面所述,活動經費不足是困擾著澤慧中心舉辦兩岸大學生交流的重要障礙,為此,相關政府部門可以發(fā)揮職能,采取撥款、鼓勵企業(yè)贊助、個人捐贈等辦法,幫助解決澤慧中心活動經費短缺,以免影響活動的繼續(xù)開展。

  第三,倡導“平安實踐”的理念。要將“平安實踐”的理念深入到志愿者培訓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采取組織學習、伙伴教育、自學等形式,增強志愿者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志愿者對緊急情況應急能力。改善活動場所的安全保障設施,力保不因活動硬件問題出現安全問題。此外,做好社會安全工作,加強與當地醫(yī)療機構和公安機關溝通,一旦發(fā)現問題,及時妥善處理。

   第四,鼓勵大學生志愿者創(chuàng)新活動。創(chuàng)新才能保證海峽兩岸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活力和輻射力,鼓勵大學生志愿者借鑒國內外實踐模式,在活動內容i、形式方面大膽突破常規(guī),活動方案設計更加專業(yè),內容更加貼近實際,結果更加顯著。積極與國內外研究專家聯系,邀請專家們對活動設計方案進行評審,確保多出高水平的活動成果。

(執(zhí)筆人:葉振宇、葉素云;同安區(qū)臺辦主任黃傳芳先生審閱指導)



[*] 本文系同安區(qū)政協僑臺委2007年調研課題。

文章錄入:zehui    責任編輯:zehui 
【字體: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 關于本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站長郵箱 | 友情鏈接 | 網站公告 | 版權申明 | 管理登錄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區(qū)域經濟研究網

    信息產業(yè)部備案
    京ICP備10018733號-1

    旺苍县| 绍兴市| 隆林| 巩义市| 新野县| 德庆县| 营口市| 仁布县| 绥棱县| 巴彦县| 桂阳县| 合江县| 莱阳市| 济阳县| 钦州市| 富民县| 清镇市| 浮山县| 大宁县| 旬邑县| 聂拉木县| 江安县| 老河口市| 广灵县| 泌阳县| 舞阳县| 松原市| 夏河县| 合川市| 板桥市| 蓝田县| 庆安县| 汨罗市| 台东县| 浙江省| 枣强县| 汝州市| 府谷县| 西吉县| 临城县|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