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首頁 | 最新動態(tài) | 學科發(fā)展 | 研究成果 | 學術會議 | 招生考試 | 站務管理 | 交流研討 | 
您現在的位置: 區(qū)域經濟研究網 >> 最新動態(tài) >> 城鎮(zhèn)化 >> 正文
專 題 列 表
相 關 文 章
沒有相關文章
最 新 熱 門
更多
最 新 推 薦
更多
先行者的探索:英國現代城市化
作者:陸偉芳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點擊數:2385 更新時間:2013-4-19 9:34:23

城市已有漫長的歷史,但現代城市卻是工業(yè)化的產物。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工業(yè)革命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完成城市化的國家。它所進行的城市化探索,成為后發(fā)國家開展城市化的一面鏡子。

  史無前例的城市化歷程

  18世紀下半葉,當滿清王朝還沉醉在物產豐饒、無所不有的美夢之中,中國民眾還在點燃走馬燈娛人耳目之時,歐亞大陸西邊不列顛島上的蒸汽機正在徹底改變千百年來的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工業(yè)革命中誕生的新興產業(yè)吸引了大量鄉(xiāng)村人口,正如《共產黨宣言》所說它創(chuàng)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tài)。

  城市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到1851年,英國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國家。到20世紀,約八成人口生活在城市,英國進入高度城市化社會。

  在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崛起了一大批嶄新的工業(yè)城市。而且,新興工業(yè)城市的發(fā)展遠遠超過老城鎮(zhèn),增長最快的是倫敦和近畿諸郡、工業(yè)化的西北、約克郡的西部、西米德蘭的東北和東部。北方新興工業(yè)城市曼徹斯特、伯明翰、利茲、設菲爾德、布雷福德和諾丁漢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城市規(guī)模擴大、大城市日益增多。1851年,英國有101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到1901年,利物浦、格拉斯哥、曼徹斯特、伯明翰的居民達到了50萬,而倫敦的人口等于緊隨其后的18個大城市人口的總和,幾乎等于巴黎、柏林、維也納和圣彼得堡的人口總和。倫敦成為英國的神經中樞,成為眾城之城。

  城市化浪潮還催生出一大批城市群或城市帶。在城市化過程中,大城市不斷吞并周圍的中小城市,形成當時罕見的城市群。這些城市群的經濟、信息、服務互相呼應、互相依托,有著極大的聚集效應。

  英國的城市化還徹底改變了英國原有的經濟地理格局。英國傳統(tǒng)的經濟重心在以倫敦為中心的東南部地區(qū),現在新興的西北部工業(yè)區(qū)機器轟鳴,涌現出大批工業(yè)城市,英國的經濟重心和人口向北移動。

  邁達斯災禍”——城市病種種

  英國從詩情畫意、美麗寧靜的鄉(xiāng)村社會,變成機器轟鳴、廠房遍地、煙囪林立的城市社會。大量人口涌進城市,而相應的資源卻來不及向城市集中,城市公共設施嚴重不足,從街道、住房,到基礎設施都無法滿足大量人口的需要,英國深深地患上了城市病。以至于英國經濟史學家哈孟德夫婦用邁達斯災禍來形容這段歷史。

  托克維爾稱曼徹斯特從這污穢的陰溝里流出人類最偉大的工業(yè)溪流,肥沃了整個世界;從這骯臟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純正的金子,把城市社會的兩面性描繪得淋漓盡致。蓋茨·凱爾夫人的《瑪麗·巴頓》、《南方和北方》,以及狄更斯的《艱難時世》,還有恩格斯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等對曼徹斯特的生動描述,都展示了城市病的種種癥狀。

  19世紀的英國城市發(fā)展和建設毫無規(guī)劃可言。城市街道曲折狹窄,城市建筑混亂無序。另外,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設施,人畜共居,臭水塘觸目皆是,到處是用家庭垃圾做飼料的養(yǎng)豬場、骯臟的街道以及堆積如山的垃圾。

  城市的空氣不再清新,天空不再蔚藍。煤煙曾折磨大不列顛……100多年之久,以煙煤為燃料的城市……無不飽受過數十年嚴重的大氣污染之苦;倫敦“250萬人的肺和25萬個火爐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著大量的氧氣。倫敦霧如豌豆湯般籠罩在倫敦上空,成為倫敦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直到1952年還有倫敦殺人霧毒害著居民。

  城市河流污染嚴重影響了城市衛(wèi)生。泰晤士河原本碧波蕩漾,魚蝦成群,是舉世聞名的鮭魚產地。城市化進程中,大量的生活污水、工廠污水、抽水廁所的糞便都不經處理便流入下水道,最終流入泰晤士河,使其逐漸成為一條污濁不堪的臭河。到20世紀50年代,泰晤士河水污染幾乎達到極限,其他工業(yè)城市的河流也不例外。恩格斯描繪道:流經利茲的艾爾河,像一切流經工業(yè)城市的河流一樣,流入城市的時候是清澈見底的,而在城市另一端流出的時候卻又黑又臭,被各色各樣的臟東西弄得污濁不堪了……艾爾克河的支流布拉德福河,曾是男孩們捕魚的樂園,也被工業(yè)化的浪潮熏染得通體黝黑。

  住房擁擠和緊缺成為通病。許多住宅被分割出租,地下室與閣樓也變成了居住空間。新建住宅,則追求單位面積土地的最大利用價值,在狹小的空間里建造盡可能多的住宅。于是,出現了背靠背住房大雜院住房創(chuàng)新舉措。這樣的城市環(huán)境和物質條件還帶來了貧困、疾病、犯罪等其他城市病。

  應對城市病的積極探索

  城市既帶來了空前的財富與繁華,也對人類智慧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英國嘗試著宏觀視野和具體操作,來解決城市體系部署和城市內部建設問題,探索城市空間的布局。

  從19世紀開始,英國通過國家立法來限制城市污染物的排放。20世紀一些保護空氣質量的立法,把大量污染企業(yè)疏散出城市。新世紀以來,更是把治理汽車尾氣污染提上新的議事日程,特別是在治理PM微塵方面,可謂絞盡腦汁。從征收擁堵稅,到設立低排放區(qū),從鼓勵混合動力車,到減少路面揚塵,從倫敦市長做廣告推廣自行車項目,到公園綠地建設,英國在節(jié)能減排、營造綠色生態(tài)城市方面可謂不遺余力。

  另外,19世紀以來,英國對城市下水道系統(tǒng)進行徹底的更新改造,建造起異常復雜堅固的綜合系統(tǒng),把污水、雨水進行處理,再加上大量污染企業(yè)外遷,最終解決了城市水系的污染問題,倫敦的泰晤士河再次出現魚蝦。

  對城市窮人的貧民窟,則從私人慈善家試行的模范住宅,政府規(guī)范私人住房的標準質量,確定房前屋后應有的空間,再到20世紀市政公房的建設,不僅讓英國人住有所居,而且是具有傳統(tǒng)風味的房屋。屋前園地,屋后花園,樓下起居室與樓上臥室私密空間的分離,房屋成為英國人的城堡

  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作為第一個現代城市化國家,英國的探索之途為世界城市化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我們要實現中國夢,也不能不照照這面鏡子。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文章錄入:weixuhong    責任編輯:weixuhong 
【字體: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 關于本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站長郵箱 | 友情鏈接 | 網站公告 | 版權申明 | 管理登錄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區(qū)域經濟研究網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產業(yè)部備案
    京ICP備100187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80號
    洪泽县| 峡江县| 深圳市| 武城县| 客服| 龙岩市| 海城市| 武胜县| 湘潭市| 定边县| 交口县| 平乐县| 仲巴县| 进贤县| 芦溪县| 沂源县| 上蔡县| 丁青县| 汽车| 呼伦贝尔市| 慈利县| 巴青县| 方城县| 连云港市| 沛县| 铁岭县| 河西区| 旬阳县| 炉霍县| 洛宁县| 南宫市| 德化县| 哈密市| 米脂县| 偃师市| 漯河市| 贵南县| 淅川县| 资源县| 毕节市|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