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浪微博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首頁 | 最新動態(tài) | 學科發(fā)展 | 研究成果 | 學術會議 | 招生考試 | 站務管理 | 交流研討 | 
您現在的位置: 區(qū)域經濟研究網 >> 最新動態(tài) >> 區(qū)域政策 >> 正文
專 題 列 表
相 關 文 章
沒有相關文章
最 新 熱 門
更多
最 新 推 薦
更多
區(qū)域經濟整合打開兩岸共同市場快捷方式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中國網 點擊數:2124 更新時間:2013-4-18 13:27:37

華廣網16日刊載臺灣競爭力論壇執(zhí)行長謝明輝的文章,分析兩岸區(qū)域經濟整合問題。文章指出,就目前兩岸的經貿合作已有穩(wěn)定的共識與基礎上,確實需要再尋求新的亮點,更深化兩岸在經濟上攜手共進的新突破,區(qū)域合作是可提升雙方競爭力的發(fā)展新焦點。

 

  全文內容如下:

 

  日前,博鰲論壇順利落幕。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蕭萬長先生時提出四點希望,包括希望兩岸同胞以一家人的理念促進經濟合作、加強經濟高層次對話協調、加快ECFA后續(xù)商談以及希望兩岸同胞團結合作。蕭萬長先生提出“鞏固互信、堅定向前、務實開展、深化合作”四大原則來定調此次會談。兩岸在過去4年多透過雙方協商合作談判,已簽署18項協議,達成2項共識,其中包括3年前歷史性ECFA協議。現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水到渠成,并逐步完成貨品貿易談判,ECFA至此已漸完備。

  此次會談,值得關注的亮點在于蕭萬長先生拋出了兩岸區(qū)域經濟整合。就目前兩岸的經貿合作已有穩(wěn)定的共識與基礎上,確實需要再尋求新的亮點,更深化兩岸在經濟上攜手共進的新突破。兩岸經貿交流發(fā)展非常迅速,臺灣與大陸都已經是彼此非常重要的貿易與投資伙伴。去年2012年全年,兩岸貿易總額1689.6億美元,臺灣貿易順差954億美元。20121-12月,大陸與臺灣貿易額為1689.6億美元(占對外貿易總額的4.4%),同比上升5.6%。其中,對臺灣出口為367.8億美元,同比上升4.8%;大陸自臺灣進口為1321.8億美元,同比上升5.8%。兩岸的經貿緊密合作,可謂是共享共榮、互利互惠。綜觀目前全球化的情勢,兩岸面臨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包括區(qū)域經濟整合快速發(fā)展正改寫全球經濟版圖、全球金融和經濟仍處于不穩(wěn)定的結構調整階段、兩岸合作存在很多障礙及瓶頸等,因此兩岸必須尋找新的支點,建立新模式,促使兩岸合作全面升級。

  因此,區(qū)域合作是可提升雙方競爭力的發(fā)展新焦點。兩岸應共同面對亞太地區(qū)經濟加速整合新情勢,共同討論臺灣參加區(qū)域性經濟合作協議問題。隨著兩岸經貿關系的日趨密切,兩岸區(qū)域經濟整合已到邁步向前的階段。現階段中,國際間的區(qū)域經濟組織不斷的擴展,各國和地區(qū)也不斷的透過區(qū)域經濟體的連合,形成區(qū)域經濟體間的合作或對抗。諸如美國在亞太地區(qū)推動“再平衡”戰(zhàn)略,拉進亞太國家參與“跨太平洋經濟伙伴協議”(TPP),中日韓自由貿易協議(FTA)也積極洽談中。幾乎在臺灣周邊的國家和地區(qū)都積極的在完善區(qū)域經濟合作的機制。因此,臺灣與大陸積極合作并加入這些區(qū)域經濟組織更顯重要。臺灣腹地雖小,但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諸如臺灣在全球IT產業(yè)、文創(chuàng)產業(yè)等地位在全球發(fā)光,是有其一定的發(fā)展經驗可供借鏡。此外,兩岸區(qū)域經濟整合若能順利推動,更可有助于兩岸和平的維系,透過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機制來解決爭端、促進合作并擴大影響。

  兩岸共同市場蕭萬長在2000年時就已提出,目前時機已趨成熟,認同與互信度大幅提高。兩岸目前快速發(fā)展合作的就是經濟,兩岸區(qū)域經濟除需要整合貿易法規(guī)、關稅、金融、會計各種經濟制度,還涉及了最近推行的服務貿易協議,更會擴及到兩岸社會制度的兼容。當經濟發(fā)展達到相互制度上的互信認同與合作后,兩岸共同市場于焉建立水到渠成、自然融合。兩岸本屬同源同種,減少摩擦,軟實力彼此交流,如此一來,兩岸區(qū)域經濟上有了共同的平臺可以發(fā)展,更會循序漸進,逐漸開展。不僅能維系兩岸和平,更能擴大亞太區(qū)域的競爭力,更有利于建構兩岸共同市場,促使經濟提前統合。(謝明輝:臺灣競爭力論壇執(zhí)行長、海基會顧問)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中國網

文章錄入:qinyujia    責任編輯:qinyujia 
【字體: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 關于本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站長郵箱 | 友情鏈接 | 網站公告 | 版權申明 | 管理登錄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區(qū)域經濟研究網
    本站新浪微博
    信息產業(yè)部備案
    京ICP備100187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80號
    云龙县| 温宿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云梦县| 扬州市| 正阳县| 宣汉县| 益阳市| 景德镇市| 资中县| 邢台县| 紫阳县| 玛多县| 岗巴县| 化隆| 新野县| 井陉县| 吴堡县| 恩平市| 高平市| 金秀| 辛集市| 桐城市| 图木舒克市| 彰武县| 寿阳县| 葵青区| 司法| 太原市| 沂水县| 鄂托克前旗| 夏津县| 报价| 丹寨县| 太仓市| 三门县| 千阳县| 安溪县| 海晏县| 古蔺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