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羅長遠:TPP的緣起、影響及相關國家應對
作者:羅長遠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官網 點擊數2384 更新時間:2015-11-25 21:11:02 文章錄入:ruxue 責任編輯:ruxue

2015105日,參與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談判的12個國家,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部長會議上達成基本協(xié)議。這意味著,這一超級自由貿易協(xié)定在經過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將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作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和貿易體,中國并沒有被邀請參與TPP談判,這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guī)砹死Щ蟆T谶@里,我們從三個角度來闡述我們的想法:一是,有關TPP的緣起,中國肯定是動因,但不是唯一的動因;二是,有關TPP的影響,中國或許是受損方,但不是唯一受損方;三是,有關TPP的應對,中國不是孤獨的“舞者”。

一、TPP緣起:

中國是唯一動因?TPP經歷了四國初創(chuàng)、美國“入伙”,以及其他國家跟進等三個階段。在不同階段,促使TPP前行的動因是不一樣的,簡單而籠統(tǒng)地把TPP的緣起歸結為“中國因素”,于中國是“自大”,于美國是“自欺”。

1.四國初創(chuàng)的TPP

TPP發(fā)端于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等四個亞太小國在2005年所簽訂的“跨太平洋戰(zhàn)略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簡稱P4)。在國際貿易理論里,越小的經濟體,貿易依存度越高,也越傾向于開放和自由貿易。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美國、歐盟、日本,以及后起的中國是主導力量,為在這些大型經濟體的博弈中維持和擴張貿易空間,小國“抱團取暖”是很自然的,這也是小國往往走在自貿談判前列的原因之所在。四國初創(chuàng)的TPP與中國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2.美國“入伙”的TPP

20089月,時任美國總統(tǒng)布什宣布考慮完全參加P4協(xié)議談判,并將其改稱為TPP200911月,繼任總統(tǒng)奧巴馬宣布正式加入TPP談判,并開始推行自己的貿易議題和全方位主導談判進程。奧巴馬在第一次競選時打出了“變革”的旗號,上任后,他很快宣布了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不指望在軍事領域有所建樹的奧巴馬,把執(zhí)政的主軸拉回了經濟層面。

然而,當時的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了美國,尤其是它的金融業(yè)。在這種背景下,“再工業(yè)化戰(zhàn)略”出爐。在制造業(yè)復興被提上議事日程之后,擴張出口成了美國的迫切任務。由于“多哈回合”遲遲沒有進展,WTO(世界貿易組織)所代表的多邊貿易進程嚴重受阻,美國無法通過多邊貿易安排為其制造業(yè)出口拓展新的空間。在多邊進程滯后的背景下,全球區(qū)域性或雙邊自貿協(xié)定蓬勃發(fā)展,而作為全球貿易體系的傳統(tǒng)老大,美國卻一直游離于這些進程之外,甚至排斥不是由它主導的自由貿易進程。美國無法借助區(qū)域性或雙邊的貿易安排來擴張其出口。

再者,作為美國的傳統(tǒng)貿易伙伴,歐盟由于受其成員國主權債務危機的拖累,經濟遲遲不見起色。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很自然地把目光瞄準了亞太地區(qū),于是,四國初創(chuàng)的TPP,成了美國“撬動”亞太貿易的工具。

所以說,美國“入伙”TPP是回歸“經濟主軸”、“再工業(yè)化”的一環(huán),“中國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

3.其他國家跟進的TPP

參與TPP是美國在奧巴馬任期內整體經濟戰(zhàn)略的一環(huán),而為更好地推進這一戰(zhàn)略,只有創(chuàng)始四國和美國的參與是遠遠不夠的,美國還必須把其他“小伙伴”拉進來。20089月,美國宣布正式參與TPP談判;當年11月,澳大利亞、秘魯和越南應邀加入TPP談判。201010月,馬來西亞加入。201210月,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入。20133月,日本加入。在TPP成員中:2005年,中國和智利簽訂了自貿協(xié)定;2008年,中國分別與新加坡和新西蘭簽訂了自貿協(xié)定;2009年,中國和秘魯簽訂了自貿協(xié)定;2010年,中國和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正式全面啟動。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美國在參與區(qū)域性自貿協(xié)定方面并不積極。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體和出口國,以及中國和亞太地區(qū)國家貿易聯系日漸深入,美國感到了壓力。為回歸“經濟主軸”和推進“再工業(yè)化”戰(zhàn)略,美國積極推動擴大版的TPP,通過不時宣揚其中的“中國因素”,吸引日本和越南這樣的國家的參與。奧巴馬政府通過宣揚TPP的地緣政治色彩,高調顯示其中的“中國因素”,有利于贏得國內的政治支持。

二、TPP影響:

中國是唯一的受損方?TPP達成之后,相關國家都在各自計算利得和損失。由于美國在談判過程中對“中國因素”再三提及,國人對TPP可能對中國造成的傷害充滿了憂慮。(11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TPP全部文本,但不少記錄特定政府間相關協(xié)定的補充條款并未公布。——編注)

有關TPP的具體影響,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的Peter A. Petrin、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Michael G.Plummer和亞洲開發(fā)銀行的Fan Zhai(翟凡)合作完成了一系列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成果。他們在2014年發(fā)表的一份成果中,以占2025GDP的比重為尺度,計算了TPP落實10年后相關國家的利得或損失。基于這份成果,我們在這里對TPP的影響做一個初步的探討。

1.美國并非主要得益方

經過他們的計算,TPP的落實可以給成員國整體上創(chuàng)造0.9%的利得。其中:在創(chuàng)始四國中,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的福利變化是2.0%1.9%0.9%0.9%;美國的福利變化是0.4%;日本的福利變化是2.0%;加拿大、墨西哥、秘魯的福利變化是0.4%0.5%1.2%;澳大利亞的福利變化是0.5%;馬來西亞和越南的福利變化是5.6%10.5%。比較來看,越南和馬來西亞是最大的得益方,另外兩個亞洲國家日本和新加坡也有相當的得利,而TPP的主推者美國,其得利則只有0.4%

2.中國并非主要受損方

經過他們的計算,TPP的落實可以給整個世界創(chuàng)造0.2%的利得,給RCEP(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成員整體創(chuàng)造0.4%的利得,給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創(chuàng)造0.4%的利得,但實際上這些利得僅僅局限于TPP成員內部。對于TPP之外的國家來說:中國的福利變化是-0.2%;香港和臺灣地區(qū)的福利變化均是-0.1%;韓國和印度的福利變化均是-0.1%;印尼、菲律賓、泰國和其他東盟國家的福利變化是-0.1%-0.2%-0.4%-0.4%。比較來看,泰國受到的傷害最大,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受到的影響是差不多的。特別地,中國并非TPP落實的主要受損方。

3.包括中國在內的TPP惠及多方

在這一研究中,作者還計算了包括中國、韓國、印尼、泰國和菲律賓在內的TPP所產生的效應。TPP原有12國的福利變化如下: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分別是3.6%6.5%2.7%8.4%;美國是1.6%;日本是4.4%;加拿大、墨西哥和秘魯分別是1.7%4.5%2.6%;澳大利亞是2.4%;馬來西亞和越南是10.5%21.2%。新增5國的福利變化如下:中國是4.7%;韓國是6.4%;印尼、菲律賓和泰國分別是5.3%9.5%11.6%

TPP-12而言,美國是受益方,中國是受損方。就TPP-17而言,美國和中國均是受益方。很顯然,從經濟角度看,把中國排除在外,美國的“賬”是算錯了。與TPP-12給中國造成的現實損失相比,因放棄TPP-17而給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guī)淼臐撛趽p失(機會成本)更為嚴重。

三、TPP應對:

中國是孤獨的“舞者”?面對TPP已經達成的現實,受到影響的非TPP成員國都各自在思考應對措施,中國并非孤獨的“舞者”。在這里,我們就中國和其他國家已經或即將展開的應對措施做一簡要討論。

1.中國“低開高走”?

美國“入伙”TPP時,恰逢“胡溫”的第二個任期。中國當時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國,沒有迫切的意愿參與TPP。更重要的是,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急于通過自由貿易安排來提振經濟。相比之下,中國當時“淡定”了許多。 “習李”執(zhí)政伊始,很快意識到“盲目忽視”對中國是不利的。當時,新成員不斷加入,TPP談判提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自己的自由貿易議程進入加速度狀態(tài)。

首先,201211月,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正式啟動,到20159月,談判已進入第八輪。其次,20139月,上海自貿區(qū)成立,201412月自貿區(qū)擴容至廣東、福建和天津。自貿區(qū)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對接TPP的試驗田。第三,20135月,由中國力推并主導,有中日韓、東盟十國和印澳新等十六國所參與的RCEP第一輪談判在文萊舉行。RCEP涵蓋了全球一半的人口,經濟和貿易規(guī)模占全球30%。各方同意力爭在2015年年底結束實質性談判,并在2016年年內盡快解決其他技術性問題。第四,20137月,中國和美國首次同意以“負面清單和準入前國民待遇”為基礎的雙邊投資協(xié)定的談判。這是中美兩國當前經貿領域最重要的談判項目。20159月,談判進入到21輪,雙方將就對方的改進出價進行全面評估。第五,201310月,中方提出“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升級版”的倡議。2015年年底,雙邊有望完成談判。第六,20141月,中國-歐盟投資協(xié)定首輪談判在北京舉行。這是中歐經貿關系中最重要的事項。雙方爭取在2015年年底就協(xié)定范圍達成一致,并形成合并文本;第七,20156月,中韓自由貿易協(xié)定正式簽署。這是東北亞第一個自由貿易區(qū),雙方目前正抓緊履行國內程序,力爭在2015年底或2016年初生效。第八,20156月,中澳自由貿易協(xié)定正式簽署。這是中國首次和經濟總量較大的主要發(fā)達經濟體達成自貿協(xié)定,今年12月,自貿協(xié)定有望正式生效。第九,20155月,李克強訪問哥倫比亞,雙方同意啟動雙邊自貿協(xié)定可行性研究。

2.韓國“先發(fā)劣勢”?

在推進雙邊自貿協(xié)定方面,韓國走在東亞前列。在TPP12個成員中,除了日本和墨西哥之外,韓國已經與其他所有國家簽訂了雙邊自貿協(xié)定。在TPP之外,韓國已經與歐盟、中國、印度、哥倫比亞和土耳其簽訂了自貿協(xié)定。韓國正在與東盟最大的經濟體印尼商談自貿協(xié)定。韓國也是中日韓自貿協(xié)定,以及RCEP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由于韓國已經與大多數TPP成員國簽署了自貿協(xié)定,也與最重要的貿易伙伴美國和中國簽署了自貿協(xié)定,與最強烈的競爭對手日本相比,韓國已搶占亞太市場的先機,它原本沒有很強的動力參與TPP談判。但韓國與12TPP成員國的貿易額約占韓國貿易總規(guī)模的三成,而貿易順差更是占韓國貿易總順差的42.6%。有鑒于此,韓國政府加入TPP的意向已基本確定。201510月,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訪問美國,再次確認了美國對韓國加入TPP持歡迎立場,韓國有望成為第一個新加入TPP的國家。

3.印度“為難”?

印度不是太平洋沿岸國家,不是TPP的天然成員。從相關信息來看,印度經濟的現狀與TPP的要求差距尚遠。特別是在生物醫(yī)藥專利方面,在印度,“山寨”醫(yī)藥已成為一個產業(yè),讓窮人獲得了生存的希望。無論是TPP的客觀要求,還是印度國內的客觀現實,都意味著印度在短時間內無法加入TPP

然而,在現有TPP的成員中,越南和馬來西亞對印度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壓力,這要求印度有所應對。截至目前,印度已與歐盟、韓國和日本簽訂了自貿協(xié)定。印度也是RCEP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中印兩國都希望RCEP談判能早日完成并付諸實施。中國和印度在維護WTO角色方面也存有共識,那就是應該讓WTO繼續(xù)主導全球多邊自由貿易進程。

4.印尼“猶豫”?

在東盟國家中,印尼的人口規(guī)模和經濟規(guī)模最大,但發(fā)展水平卻比較低,自身經濟條件與TPP的要求差距甚大。與這一區(qū)域的其他國家相比,印尼在推進雙邊自貿進程方面一直相對滯后。目前,印尼正在與韓國和歐盟商談自貿協(xié)定,印尼希望從這兩個協(xié)定的談判中掌握參與其他自貿協(xié)定的規(guī)律和線索。

對于TPP,印尼猶豫的是,它本身是一個潛力較大的市場,一旦加入,立即的結果可能不是出口快速擴張,而是進口迅猛增長。在前總統(tǒng)蘇西洛時代,印尼對參與TPP談判持消極態(tài)度。新總統(tǒng)佐科上臺后,印尼的立場有所調整,表示出對參與TPP的興趣。特別是與印尼存在著較強的競爭關系兩個鄰國即馬來西亞和越南加入TPP之后,印尼感到了壓力。印尼日前已釋放參與TPP的意愿,其貿易部長甚至希望能在兩年內加入TPP

5.泰國“優(yōu)先議程”?

泰國國內政局走向未明,這決定了它在短時間內不會加入TPP。在英拉擔任總理時期,泰國曾表達參與TPP談判的意向,即使如此,當時泰國國內的分歧也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與印度一樣,針對TPP可能在生物醫(yī)藥專利方面設定高標準,泰國國內普遍持反對意見。在英拉政府被推翻之后,軍人操持大權,修憲和大選等是緊要事務,TPP被束之高閣。然而,由于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加入,泰國在農業(yè)和傳統(tǒng)制造業(yè)領域將遭受較大的競爭壓力。從長期來看,泰國應該會加入TPP。一方面,泰國長期以來是美國的親密盟友,另一方面,當主要東盟國家加入之后,泰國終究無法置身事外。

6.菲律賓“無奈”?

從經濟角度講,菲律賓游離在TPP之外,越南和馬來西亞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從地緣政治角度講,由于美國和日本的加入,菲律賓也沒有理由不加入TPP談判。在TPP達成協(xié)議之后,菲律賓再次確認了參與TPP的意愿。然而,在短時間內,菲律賓加入TPP面臨的阻力非常大。一方面,菲律賓馬上面臨大選,現政府沒有動力去推動這一談判。另一方面,菲律賓面臨憲法的現實性約束。按照1987年通過的菲律賓憲法,菲律賓政府不能成為起訴對象。然而,在TPP條款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者-政府爭端解決機制,它意味著,TPP成員國的政府可以被外來投資者起訴。鑒于修改憲法牽涉面廣且非常敏感,在短時間內,菲律賓還無法逾越這一障礙。

7.巴西“自顧不暇”?

巴西不是太平洋沿岸國家,但卻是TPP成員國智利和秘魯,以及TPP觀察員國哥倫比亞的鄰國。這些國家都是巴西重要的貿易伙伴,它們轉向TPP,給南美這個最大的經濟體帶來了挑戰(zhàn)。

十多年來,巴西一直是左派政黨執(zhí)政,對于自貿議題并不熱心。即使是巴西作為主要成員的南方共同市場,離真正的自由貿易區(qū)也相距甚遠。巴西與美國和歐盟的自貿協(xié)定談判也已經被凍結多年。近幾年來,巴西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趨于惡化,女總統(tǒng)迪爾瑪·羅塞夫政府的施政中心進一步轉向國內,雙邊或者區(qū)域性的自由貿易進程在短期難以有大的突破。

8.歐盟“雙軌作業(yè)”?

20136月,美國與歐盟正式啟動了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xié)定(TTIP)的談判,但由于美國堅持TPP談判優(yōu)先,TTIP談判進程比較滯后,歐盟的受挫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與美國之外,歐盟也與其他TPP成員或者潛在成員展開了自貿談判,其中:與韓國、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和秘魯的自貿協(xié)定已經簽署并處在實施之中;與新加坡的自貿協(xié)定已完成談判;與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印度的自貿談判正在進展之中。歐盟與中國有關投資協(xié)定的談判也正在推進之中。

TPP達成協(xié)議之后,歐盟與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越南等TPP成員的自貿談判將會加快,與美國的TTIP談判也可能會加快。在歐盟和美國的談判中,雙方在知識產權保護、農業(yè)、數據分享等領域的分歧還很大,談判的進展取決于雙方的決心,以及這一協(xié)定在TPP達成協(xié)議之后對于美國的吸引力。作為對于TPP影響和TTIP談判不確定性的應對,歐盟與中國、印度、泰國等非TPP成員的相關談判可能會駛入快車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平顶山市| 当涂县| 合水县| 屯昌县| 大名县| 香格里拉县| 佛山市| 九龙坡区| 米林县| 崇义县| 卓资县| 昌黎县| 宁强县| 麻城市| 巴林左旗| 兴安县| 虎林市| 东兰县| 桦川县| 利川市| 治多县| 海盐县| 辰溪县| 象山县| 沁阳市| 屏边| 庄河市| 随州市| 开封县| 宁陵县| 三台县| 桑日县| 孟连| 壶关县| 九台市| 潞城市| 黄骅市| 馆陶县| 合水县| 镇平县| 襄城县|